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OLED的中国机会
【据《计算机世界》 2003.03.24报道】
我国在OLED(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不晚,一些优秀企业还拥有关键技术的专利,可以说OLED是中国信息技术领域少数几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有可能产业化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
手机产业无疑是目前中国信息产业领域耀眼的亮点之一,不过,业内中人都心知肚明,几乎每个中国手机厂商的背后,都站着一两个韩国设计公司。如今,甚至还有一些没有自有技术甚至自有生产能力的中国手机厂商躺在国家给的牌照上,通过垄断优势收取“贴牌费”来赚钱,这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
但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政策资源即将枯竭,向产业上游进军已迫在眉睫。
在IT产业,施振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非常知名,如果用图表示制造工序流程中的附加价值,就好似微笑的嘴型。在PC产业领域,上游的操作系统和微处理器与下游的售后服务等环节附加值较高,而中游的组装环节利润空间最小。PC的组装等劳动密集型工序由于模块化作业带来的标准化以及竞争加剧等原因,收益率大大下降。我国的PC产业如此,手机产业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向产业上游进军,掌握自有知识产权,攫取更多的附加值,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不过,知易行难,突破口在什么地方呢?
两条道路之争
目前,中国OLED厂商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派可以称为“自主研发派”,另一派可以称为“技术引进派”。两派之争并非意气之争或门户之见,因为争论的结果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国家的投资对一些企业来说并非紧要,但产业政策在中国的巨大影响就不可忽视了。远的不说,一纸薄薄的手机牌照,让多少没有牌照的境外厂商魂牵梦萦,又让多少拥有牌照的国内厂商脑满肠肥。
当然,手机产业和OLED领域有着本质的不同,我国手机产业缺少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政策保护的“逆向选择”效应让部分企业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我国OLED领域则拥有部分自主知识产权,适当的政策倾斜将有助于新兴企业的成长。
清华大学与维信诺公司合作的OLED中试生产线
“自主研发派”的代表无疑是以清华大学为背景的北京维信诺公司。
2002年年底,北京维信诺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其与清华大学在全彩OLED显示技术研制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双方已经成功地开发出国内第一款全彩色OLED显示屏。本次研制成功的全彩显示屏主要显示尺寸为1.28英寸,显示色彩为26万色,分辨率为64×3×64,像素大小为0.12×3×0.36mm。维信诺还表示,已经和清华大学合作建成了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生产线,并在国内外申请了近30项OLED发明专利。2002年9月双方还共同成立了维信诺-清华大学联合实验室,从而保证了清华大学从1996年开始的OLED研发工作与维信诺公司的OLED产业化之间的连续性。
“自主研发派”除了以清华大学为背景的维信诺公司之外,还有上海航天上大欧德等几家同样脱胎于科研院所的公司。
“技术引进派”则主要是一些有手机产业背景的企业,其代表是位于杭州的东方通信。
对有关东方通信斥巨资购买韩国OLED技术一事,由于事情敏感,东方通信一直闭口不言。“合同已经签定了,但我们还要等国家有关方面的批准”,几经周折,东方通信战略投资部的何先生才向记者证实了有关东信斥巨资收购韩国OLED项目的传闻。“但合同的金额并没有传闻中所说的那么大,也就千万美元级,而且主要是设备费用。”至于其他更多的情况,更是不漏一丝口风。
不过,记者从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东方通信申请购买韩国EliaTECH公司OLED技术的报告未获计委等有关部门批准。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也告诉记者,其实东方通信购买韩国OLED技术的打算也不一定会失败,现在总的趋势是政企分开,东方通信是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如果铁了心要花自己的钱进行技术引进,政府也不宜干涉。
OLED的中国热潮
事实上,维信诺和东方通信只是近期国内涌入OLED领域众多公司中的两家。
2002年7月1日,方正集团与韩国ELiA TECH达成原则性协议,计划在2003年10月前投入3000万美元建立月出货20万片2英寸全彩OLED的生产厂(该合作现已停止)。
前不久以3.8亿美元收购韩国HYNIX TFT-LCD的京东方就曾在2001年11月以2250万美元的投资完成过一次收购,在收购中就包含OLED技术。
上市公司兰宝信息在其2001年第一次股东大会上就以约1.26亿股同意,1260股反对,0股弃权通过了向其OLED项目投资2亿元的决议。
不仅IT巨头,很多传统行业厂商也将眼光瞄向了OLED。2002年9月,深圳先科集团获得了科技部“十五”期间“863”高清晰度平板显示专项支持,而此前该集团亦竞标获得广东省重大工程项目(OLED)的落户和相应的资金支持。而在山东兖矿集团网站上记者也发现其鲍店煤矿的网站招商项目中包含了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器项目,目前该矿已完成了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此外,春兰集团也对OLED很感兴趣。
应用前景广阔
说到OLED的应用前景,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国家“十五”“863”高清晰度平板显示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邱勇教授说,由于OLED具有超轻薄、全固化、自发光、响应速度快、温度特性好、可实现柔软显示等诸多突出的性能,因此它的应用比普通的LCD更丰富,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商业领域: 主要应用在POS机和ATM机、复印机、自动售货机、游戏机、公用电话亭、加油站、打卡机、门禁系统、电子秤等产品和设备的显示屏。
通信领域: 主要应用有3G手机、各类可视对讲系统(可视电话)、移动网络终端、ebook电子图书等产品的显示屏。
计算机领域: 主要有家用和商用计算机(PC/工作站等)、PDA和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
消费类电子产品: 主要应用有装饰用品(软屏)与灯具、各类音响设备、计算器、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便携式DVD、便携式电视机、电子钟表、掌上游戏机、各种家用电器(OLED电视)等产品的显示屏。
工业应用场合: 主要应用有各类仪器仪表、手持设备等的显示屏。
交通领域: 主要应用有GPS、车载音响、车载电话、飞机仪表和设备等各种指示标志性的显示屏。如微显示器,这种技术最早用于战斗机飞行员,现在的穿戴式电脑也用它。有了它,移动设备就不再受显示器体积大、耗电多的限制。
OLED的全球竞争
由于OLED的优点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全球已有许多大公司投巨资进行OLED的研发与生产。
索尼公司在今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出24英寸OLED显示器样机
按照其使用的有机薄膜材料不同,OLED可分为以染料或颜料为主的小分子OLED及以共轭高分子为主的PLED(Polymer Light Emitting Diode)两大类。前者以美国柯达公司为首,拥有多项关键材料专利;而后者则以英国CDT为主,同样拥有多项关键材料专利,目前它采用策略联盟或合作开发的方式已经建立了OLED的另一阵营。
总的来看,当前全球从事小分子OLED研究开发的厂家多于从事PLED研究开发的厂家。
小分子OLED以柯达为代表,还有索尼、三洋、TDK、eMagin、先锋、三星、FED、日本精机、台湾铼宝、东元激光、NEC及Idemitsu Kosan等公司,其中除NEC及Idemitsu Kosan自行研发外,其余公司皆取得了柯达的专利授权。
聚合物OLED阵营则有飞利浦、爱普生、DuPont、东芝等公司。
目前已经有一些大公司推出了展示样机。索尼公司的一款分辨率为800×600的33厘米 OLED显示屏,计划在2003年年中量产。eMagin公司与IBM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分辨率为640×480、尺寸为2.2cm×1.65cm的OLED显示器,它已被用在IBM公司推出的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Linux手表上。另据权威机构的调查,2000年全球OLED的市场销售额为1800万美元,2001年是8400万美元,2005年将达到45亿美元,2005年以后急剧增长,成为显示器市场的主流,届时将会是OLED一统天下的局面。
4.82英寸OLED动态图像显示屏
从商品化角度来看,目前的OLED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满足商业需要的产品。就生产中小尺寸、单色的OLED产品来说,技术上已经成熟,已经有小批量产品上市,但要大量上市还需要一两年左右。但是,就像目前已经非常成熟的LCD技术还在发展一样,在今后一二十年中,OLED作为一种创新的技术,它也会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也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003年3月2日,全球顶级摄影行业展——国际摄影营销协会年会及行业展览会(PMA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拉开序幕。展会第一天,柯达发布的世界上第一台采用OLED显示屏的EasyShare LS633变焦数码相机大出风头。柯达宣布,该款相机将首先在中国、澳大利亚和欧洲市场销售,中国消费者在今年4月份就可在市场上买到这款产品。采用OLED技术最大的好处在于改善了观看角度——高达165°,即使在非常明亮的地方,使用数码相机的消费者也可以非常方便地从几乎任何角度欣赏相机显示屏上的相片。这款相机上的2.2英寸OLED显示屏是由柯达与三洋的合资企业在日本生产的,柯达与三洋的合资厂已于去年年底生产出15英寸的OLED显示屏样品。
中国的步伐
国外的公司跑得快,国内的公司也跟得紧。其中,由清华大学于2001年和几家上市公司与风险投资公司共同组建的北京维信诺科技公司无疑是跟得最快、声音也最高的。目前北京维信诺科技公司在OLED技术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已经创下了多个国内第一。
作为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国家“十五”“863”高清晰度平板显示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邱勇教授同时也是维信诺的总裁。他告诉记者,今后5至10年是OLED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尽管起步较晚,但我国仍有赶上国际产业化步伐的机会。
邱勇说:“在小尺寸OLED 技术研发方面,国内同国际相差不大。维信诺的单色和多色小分子OLED模块已经应用于仪器仪表上,在产品质量上和国外的产品并没有什么差别。256K全彩产品方面,维信诺的样品已经出来了,但性能还有待提高。差距更大、更明显的是在生产制造技术和设备方面。虽然目前很多国内公司有兴趣筹建大规模的OLED生产线,但尚处于规划阶段。就已经建成的生产线而言,基本上都在日本、韩国和我国的台湾省。内地总的来说,差距是投入太小,缺乏配套环境。”
记者从维信诺了解到,有关部委已经认识到这一点,正在积极扶持国内的OLED产业。国家计委已向维信诺拨款1200多万元,用于支持维信诺的中试生产,解决大规模生产中的工艺问题,尽快开始产业化。另外,科技部的“十五”863计划也把OLED列入了重点攻关项目。
维信诺的中试生产线打通后,可以生产小批量的单色或多色OLED产品,每年可以达到10万~20万片的产量。长远来说,维信诺希望通过融资,建设自己的大规模生产线,建成后希望达到每年5亿~6亿元的产值。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大尺寸OLED生产,领先的是日本和韩国。在这方面,国内还很薄弱,差距比较大。目前国内比较有优势的是发光材料,但一些关键部件如ITO玻璃和控制芯片等还需要进口。目前的OLED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中,真正的技术还掌握在大厂商手里。小公司基本上是实验室工艺,在小批量时没什么问题,但距大生产还有相当长的距离。突破大生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国内要想靠收购一家国外公司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目前整个OLED技术还处于发展中,保密性很强,真正核心的东西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而且需要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但与国外企业进行适当的分工合作并无不可。这位专家表示:“OLED的每一部分并不一定要全部自己开发,例如控制芯片就可以通过全球采购来完成。”
知识产权之痛
目前,小分子OLED技术的专利主要掌握在柯达的手中,而维信诺的自信,很大一部分来自公司拥有自主开发的多项技术。
虽然目前柯达对与中国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很放心,但有没有可能有一天柯达会运用专利保护来阻挡中国企业?
一份国内有关OLED产业的研究报告中提到,2005年柯达掌握的部分核心专利将到期,有可能会降低OLED产业的进入成本。针对这个问题,同样从事OLED研发的上海航天上大欧德科技有限公司的黎先生就告诉记者:“所谓2005年柯达掌握的核心专利到期,通过绕过专利授权将降低投资成本的说法并不全面。柯达在这基础上申请了很多其他的专利,根本没有办法绕过去。”
路在何方?
国内公司在技术上虽然与国外企业相比总体上差距不大,也拥有部分知识产权,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并不愿意跟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操作系统也曾经想过打翻身仗,研制的Cosix系统在技术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但Cosix始终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在高端商用领域,仍是Unix一统天下,在教育科研领域,则是开放源代码的Linux操作系统得到了大规模普及。许多国内企业对国内技术采取观望态度,宁愿花巨资引进国外技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国内企业在产业化方面与国际同行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从而导致国内技术终于只能“科研开花,产业无果”。
国家“十五”期间“863计划”将OLED列入重点攻关项目,目标肯定不满足于又评出几个“国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而是希望能够实现产业化,带动经济发展。
但是要实现产业化,国家的投资就远远不够了,更重要的是企业,特别是和OLED有关的上下游企业能够携起手来接过接力棒,将中国OLED产业推向纵深。
[upload=jpg]uploadImages/200332517432075291.jpg[/upload]
关键词: 中国 机会 技术 专利 领域 产业 目前 已经 企
共1条
1/1 1 跳转至页
回复
有奖活动 | |
---|---|
5月直播——【探索边缘智能的未来——直播盛宴即将开启!】 | |
请大声喊出:我要开发板! | |
【有奖活动】EEPW网站征稿正在进行时,欢迎踊跃投稿啦 | |
【有奖活动】智能可穿戴设备AR/VR如何引领科技新潮流! | |
奖!发布技术笔记,技术评测贴换取您心仪的礼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