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注威廉希尔彩票吗?
电子产品世界 » 论坛首页 » 综合技术 » 华为冬天不期而至 业绩急速下滑资金压力空前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华为冬天不期而至 业绩急速下滑资金压力空前

菜鸟
2002-12-28 16:44:44     打赏
《财经时报》得到消息:华为聘请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做海外上市的主承销商,上市目的地是香港和纳斯达克;华为可能分拆出上海华为上市   本报见习记者葛清   2002年岁末,业界传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华为”)本年度业绩急速下滑,很可能首度出现亏损局面的消息。消息颇有些出人意表,因为在外界看来这家与传媒近乎绝缘的公司是中国最神秘民企之一亦是“好效益”的代名词无论在它所在地深圳,或是它所在的电信制造行业,华为均是一个骄傲。   虽然目前通信业低迷,华为总裁任正非多年前在市道繁华时就提出了“华为的冬天”,华为员工也早有心理准备面对当前局势,但外界恐怕还是很难相信华为目前已经面临艰难处境。   华为前年实现合同销售额220亿元,去年为255亿元,增长率已经由前一年度的80%回落到16%。   华为高层在公司内部表示,今年的业绩将与去年持平。但是员工对此普遍持怀疑态度,认为这只是管理层安抚员工情绪的一种方式。   连身处上海、北京等地研究所的基层研发人员都能看到,今年设备卖价非常低,利润大打折扣,他们相信,销售额能达到160亿到170亿元已是相当不错了。而业界普遍认为,在失去小灵通和联通二期招标的机会后,华为2002年将很可能出现亏损局面。   据《财经时报》了解,华为的银行负债已经由1997年的20亿元增加到了目前的10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在去年底达到53%。这还是在去年出售安圣电气(原华为电气)并取得巨额盈余的情形下的数据。即使今年没有亏损,经过一年的支出,华为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应该是非常大。   目前,华为急切盼望尽快海外上市,解决现金流短缺的问题。从深圳华为总部所在地传来消息称,华为已经聘请中金公司和摩根士丹利做海外上市的主承销商,上市目的地是香港和纳斯达克。   和中兴赛跑   有人认为,华为加快上市进程,更多地是针对日前同城劲敌中兴通讯(000063)采用144A规则进行私募和香港H股上市规划做出的迅速反应。这对在主营业务上展开全面竞争的企业,在寻求海外上市的途径上,也惊人地相似。在过去几年,华为在“巨大中华”中一枝独秀。虽然中兴在过去几年中的发展势头强劲,销售额从1999年的25亿元一鼓作气提高到2000年的45亿元和2001年的93亿元,但是仍不及2001年华为200亿元营业额的一半。中兴过去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3.5亿元和5.7亿元,仅相当于经常项目净利润的20%。华为在各项业务中几乎全面压倒中兴。   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华为的财务费用、营销费用和基本的管理费用也都很高。依旧拿华为和中兴做比较:   华为员工的平均月薪比中兴高出2000元。华为的销售人员出差在外地时,每天每人消费标准是500元,中兴只有230元。同样在北京出差,华为鼓励销售人员住北京饭店,而中兴的销售人员住的是北京某核工业招待所。   营销费用更是惊人,同业传闻,华为人员为了销售目标,送礼骇人听闻。   华为在各地的研发中心租用的写字楼都是五星级的。例如,上海研究所租用了金茂大厦(主要负责WCDMA的研发)和信息大厦(主要负责GSM的研发)。金茂大厦今年上半年的租金和硬件设施加起来花费5000多万元,信息大厦租价更高。深圳驻地的封闭式研发中心在汉唐大厦4-20层,租价同样不菲。而中兴租用的办公楼都是小公寓、不显眼的写字楼。   华为的高利润靠规模支持,一旦规模降下来,单位成本就高于中兴,竞争优势丧失殆尽。   中兴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净利润分别是1.3亿元和1.7亿元,销售额分别为40亿元和61亿元,已经达到华为合同销售额的2/3。业内人士预计,中兴有机会在营业额上赶上华为,而盈利情况会比华为更好一些。   中兴1997年在深圳上市,募集资金4.3亿元,去年增发募集16亿元,使得资产负债率由前年底的69%下降到去年底的56%。目前中兴的资产负债率又重新接近60%,可见资金需求量之大。   华为靠它的高额盈利维持着巨额的现金流需求,华为的研发投入达到销售额的10%,银行负债也急剧增加,去年底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53%。   有内部消息说,在遭遇挫折后,华为正在努力弥补错误,加大CDMA和小灵通的投入,试图力挽狂澜,所以预计资金压力会更大一些。   华为和中兴在赛跑H股上市,除了资金压力和同城几乎一桥之隔的竞争态势之外,两个公司角力海外市场也是重要因素。   一季度华为出口额首次大于国内市场销售额,上半年海外销售则大幅增长210%,海外上市的计划与开拓海外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抢得中国通讯设备第一股的名分,对于发行上市和开拓市场都有着不言而喻的好处,因此,中金和摩根士丹利在华为忙乎的同时,中银国际也在中兴有条不紊地工作。   清理股权   关于华为上市,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华为能上市的话,1998年或1999年早就该上了,那时候上市比现在还容易。为什么不能如愿?就是因为股权不清的问题。”   在1998年以前,谁在任正非面前提上市的事情,他都跟谁急。   那时侯的华为有很多需要保守的秘密。处于通信业鼎盛时期的华为,致力于在国内市场上与海外跨国公司形成竞争态势,以求得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势,华为一步步编织了一张与各地用户从高层到执行层密不可分的关系网络。《财经时报》遍访圈内人士之后获知,在过去,这张网为华为带来了大量销售收入。   可是一旦谋求上市,华为就将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在管理和财务上的细节问题都将被摊在阳光下,其股权结构亦将大白于天下,而华为独特的营销方式则容易引起关注。   1998年年初,任正非还是将华为上市提上了议事日程。最早华为计划以其电气部门拆分上市,但是未能如愿。这是华为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所致。   1999年任正非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重新包装华为电气部门(这就是后来的安圣电气),卖给外国投资者,以清理错综复杂的外部股权问题。经过多方接触,2001年10月,爱默生公司Emerson,美国一家经营电机和电子的公司以12倍的市盈率约60亿元的价格与华为达成收购协议。   爱默生主要看中的是“能把三流的产品卖出一流价格”的营销队伍,但是交易不久,这支队伍很快就离开了安圣电气,实际上“爱默生买了一个空壳”。加上今年电气市场萎缩,安圣电气已经不可能达到过去的赢利水平。   而华为从安圣电气获得的款项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解决股权问题,因此并没有给华为带来60亿元的现金储备。这从华为去年的资产负债率也可窥其端倪。   同时,华为丧失了大量电信业的客户资源。任正非提出,2003年是服务的一年,华为将进一步贴近客户,以期挽回一部分客户资源。   任正非持股比重引人关注   华为的股权问题一直是任正非内心最机密的隐私,在华为真正了解股权结构的人,包括任正非在内可能也就两三个人。   员工持股从1997年就存在了,任正非曾宣称华为是100%员工持股的公司。员工依照股份获得分红,每年分红都在70%左右。可是大家只知道自己分配到多少股,却从来不知道自己占有多少股份。   这种早期的资本模式阻碍了上市的进程。2001年,华为实行改革,将“内部股”转为“虚拟受限股”。员工可以按比例将手中所持股份以最新的每股净资产价格卖给公司,据说股价以面值计算,每股1元,不溢价。   但是拥有华为股权的员工数量庞大,据说1997年到华为的一般员工就能入5万股,中层能入10万股。1997年进公司的员工现在很多已经做到中层的位置,现在大约持股200万的中层在华为目前至少有1000人。高层持股数量就更以千万股计了,清理股权的成本极其昂贵。   任正非提出“内部创业”的口号解决高层员工持股问题。华为鼓励员工出去创办企业,免费提供一批产品供员工所创公司销售。据说,免费提供的产品价值=员工所持华为内部股×1.7。   很多高层人物离开华为,用创业的办法将自己拥有的华为内部股套现。李一南是离开华为的员工中级别最高的一个。2000年年底,他将自己持有的华为内部股兑换成相应价值的数据通信产品,创办了做数据通信产品的北京港湾公司。   2002年暑期,华为中下层员工股权基本清理,同时按照员工等级实行股票期权制度。   然而至今,任正非绝不在公开场合提及自己在华为占有多少股份,也绝不公开华为的股权结构。   有一位任正非的熟人曾在某次非公开场合问他:“你到底在华为占有多少股呀?”   任正非跟他打哈哈:“不清楚。”然后环顾左右而言他,绝口不提“股份”二字。   2000年任正非入选福布斯杂志富豪榜,福布斯推测任占5%的股份。2002年又有媒体报道任正非占有华为20%-30%的股份。另一个说法是,任正非和他的家族2000年在华为的股份为50%,而在清理完外部股权和中层以下员工股份以后,任正非的股权比率应继续提高,维持其控股的地位。   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任正非在华为的股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对于唯任正非马首是瞻的华为上市也是比较有利的。   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华为上市的另一项准备工作就是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2002年,华为采用IPD.CMM2.0的管理模式,首次将IPD(集成产品开发)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两个流程结合起来使用,这样的结果是大大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此举标志着华为以往过分人治的研发和管理体制有望改变。   另外,华为从去年开始利用“末位淘汰”方式持续裁员。2001年裁员3000人,2002年继续裁员3000人,其中研发人员裁掉了5%,市场人员裁掉了20%左右。卖掉安圣电气以后,同时部分营销人员剥离出去。   据说华为目前员工不到2万人——而它在两年前还是每年新增数千新员工。   包装上海华为?   华为一度盛传要将总部从深圳搬往上海。2001年上海华为技术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华为将北方各省的销售收入划分到了上海华为,现在看来上海华为不只是华为的北方市场总部那么简单。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可能分拆出上海华为上市。   目前上海研究所和上海华为是独立运算的单位,但是不排除将上海研究所也归至上海华为一起包装上市的可能。现在上海研究所的员工办护照都是由上海华为代办,当地采购设备的账单也是通过上海华为入账。   如果华为全部用现金流或者优质设备资产做资本偿还员工股的话,代价相当大。而且清理内部股份的工作非常费时,可能会影响公司上市的进程。所以华为一面处理内部股权问题,一面将优质资产包装进上海华为,用股权干净的上海华为去海外上市的可能性很大。   根据华为公布的经普华永道和毕马威审计的财务报告,可以看到华为过去3年的基本财务状况。   华为经过快速成长,2001年净资产已经达到107亿元,而负债是120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银行借款。如发行价格接近净资产,按照大约1/3的让渡控股权比率,华为募集的资金将为50亿元人民币左右。   过去3年虽然华为的净资产回报率都在20%以上,且营业收入保持高速增长。但2001年业绩不升反降,2002年甚至只能基本盈亏持平,尤其是在目前全球资本市场低迷和通讯设备制造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期望按照较高市盈率溢价发行股票的可能性很小。   甚至有人猜测,如果此番华为海外上市受阻的话,有可能改为私募方式筹集资金。



关键词: 华为     冬天     不期而至     业绩     急速     下滑     资金     压力    

共1条 1/1 1 跳转至

回复

匿名不能发帖!请先 [ 登陆 注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