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论坛:集成电路推动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引言
集成电路(IC)和计算机相伴相生,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性能的持续进步,推动了计算机算力、能效的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计算的新应用拓展也驱动了集成电路等基础器件的电路架构、工艺、集成技术的不断创新。
1 IC如何推动微处理器的发展
实际上,通用计算机早于集成电路出现——20世纪40年代,基于真空电子管的通用计算机就在密码破译、导弹的轨迹计算以及原子弹的研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固态器件即晶体管的发明,基于晶体管的计算机的算力急速提升,成本也大幅下降,使得计算机的应用从军事领域拓展到商业领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特尔只是一家100多人的小企业,因接受了日本Busicom公司的订单委托,做一款用于计算器的处理芯片,最终英特尔完成了在单个芯片上实现了一个完整的处理器的开发,诞生了第一个商用的通用处理器。该处理器被英特尔命名为4004。4004 采用10 μm 的工艺,在12 mm2 的面积上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算力达60KOPS,已有RISC架构雏形。
这款芯片非常有价值,因为它开启了英特尔新的发展时代,也使英特尔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从更严格的意义上看,著名的摩尔定律是按照英特尔的尺寸微缩来定义的。
从上世纪70 年代的4004/10 μm到现在的5 nm技术,大概经历了20 代的制程技术(如图1)。如果较粗地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是物理尺寸微缩的阶段,制造技术的进步主导了集成电路的发展,集成电路从小规模、中规模到大规模、超大规模。中期,发展到100 nm以下后,单纯地靠尺寸微缩已无法维持集成电路的高速发展,这时依靠物理尺寸微缩和电路架构创新,来共同推动集成电路的发展,此时集成电路进入了SoC的时代。当前及未来,是集成芯片:chiplet-based integration,此部分将在第三部分探讨。
图1 集成电路微缩工艺历史(以英特尔为例)
CPU在几何尺寸上的微缩有效的时期也称为Dennard微缩定理(尺寸微缩从10μm到0.13μm,功率密度保持不变)的有效时期。由于工艺制造技术的进步,使CPU的性能快速提升,CPU从4位发展到64位,还包括了高速缓存、流水线、超标量、多发射体系架构等可以在单个芯片上实现,这是一个非常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些背后,集成电路做了哪些技术提升?首先是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光刻的基本原理是把掩模板的图形转移到衬底上,它的分辨率由式(1)这个简单的公式决定:
从式(1)可知,提高分辨率有三个路径: ①减少光源的波长λ,光源的波长从早期的436 nm(汞灯G-line)到今天EUV(极紫外线光源)技术的7 nm以下;②增加镜头的数值孔径ΝΑ,从早期的0.33增加到现在的1.36;③减少k1因子。
1.1 光刻技术。在过去6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光刻技术从光源、镜头的材料与结构、图形传递模式(注:传统的传递方式是透射式,EUV 光刻已经采用反射式)多元化创新,特别是对于今天的步进- 扫描的光刻机,最大的单次曝光面积已达26×33=858 mm2,遇到了“面积墙”。
1.2 晶圆的尺寸不断增大。单个晶圆上可以获得的芯片的数量越多,越能降低单个晶体管的制造成本。例如从2英寸到12英寸,单个基层晶体管的成本下降了8个数量级。这种成本优势在存储器里尤为明显。
1.3 器件的结构变迁
1)平面架构
平面器件的结构经过一代代演进,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以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平面MOSFET 为例,教科书上的沟道之间导通的原理越来越复杂,以提高驱动的能力,改善静电,减少材料和工艺带来的波动性,最终提高产品的性能。
随着尺寸的微缩,逻辑门的延迟在不断减少,到了250 nm,Al(铝)互连+SiO2 绝缘介质的技术节点,互联RC 延时已经主导了系统性能,所以就诞生了新的互联技术:由双大马士革Cu+low k 介质的工艺,代替了传统互联。这种技术首先由IBM 推向量产。1998年,IBM 发布了首款铜互连微处理器——IBM PowerPC 750,采用0.22 μm 工艺,相较于铝互连,工作频率提升33%。
到了100 nm以下之后,Dennard微缩定律停滞。这是由于漏电的增加,很难保持功率密度不变。这时单纯靠几何尺寸的微缩来实现高算力的增长趋缓,所以计算机微处理器朝着多核异构以及专用架构的方向发展。此时,集成电路也进入了制造和设计协同发展的时代。
在这个阶段,制造技术有哪些变革?首先是由于尺寸不断微缩,沟道导致的载流子迁移率降低,因此应变硅技术首先得到应用,在英特尔奔腾4 处理器90 nm 工艺中量产,主频达到3 GHz。
随着尺寸进一步微缩,传统的SiO2 + 多晶硅已经行不通了,所以高介电常数(High-k)+ 金属栅得到应用,使漏电减少10 倍。这一技术也是英特尔首先在其45 nm工艺Core2/Xeon(酷睿2/ 至强)中得到量产,随后在更小的节点上得到广泛应用。
2)立体架构
随着特征尺寸进一步微缩,平面器件结构被抛弃,FinFET取代平面器件,成为主流的器件结构。这一技术也是由英特尔2012 年首先在其22 nm FinFET工艺中得到验证量产,生产Ivy Bridge 处理器。
3)异构多核、SoC 时代
从另一个角度——架构来看,以CPU 为例,就是从单核发展到多核,并进一步采用了异构多核的架构、协处理器、GPU架构、专用处理器等来提高性能。集成电路进入了SoC的时代。
集成电路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也遇到了天花板。
以英伟达的GPU 为例,A100 芯片的单个芯片面积已达828 mm2,接近了光刻机的面积极限858 mm2。
从另一角度来看,单个芯片的面积不断增大,芯片的良率也在急剧下降,这也就意味着SoC 芯片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因此,从处理器角度来看,吴明院士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早期(1971—2005),制造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单个die(芯片)的密度支持了更多的性能。单个die密度从最初的2300 到了26 亿个晶体管。
中期(2005—2020),设计和制造的协同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单个die 的集成度和面积在不断增大,使得桌面P 用SoC的晶体管数量从17亿到20亿个,而且单die也集成了更多的功能。
当前及未来(2000—未来),要从三个维度来思考未来的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协同优化,以探索晶圆级的单芯片的可能。
2 AI驱动的计算架构变革:实现计算和存储的融合
人工智能(AI)算法的能力取决于其网络模型的规模,这就意味着算法对于算力的需求增长是非常快的,每年大概超过10 倍。但芯片能够提供的算力增长大概一年只有1.1~1.5 倍,可见两者有巨大的差距。
这期间在芯片架构上也做过很多改进,从CPU到FPGA到GPU,性能上对于AI 处理有很大的提升,但最终无论是GPU还是CPU,广义上都是一个存算分离的架构,都需要读取存储芯片的值,然后执行计算,也就意味着都面临着存储墙和功耗墙这两个巨大的挑战。
因此现在也提出了很多新的架构:①近存计算的架构,即尽可能把处理单元放置在存储器的附近,以最小化由数据传输引起的延迟,功耗的损耗;②更激进的方法是用存储来进行计算,即存内计算(或称存算一体计算),这样就无需数据的搬运(如图2)。
图2 计算和存储架构的融合方案
以下介绍这两种架构这些年的发展。
2.1 近存计算
是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一种专用计算架构。现在产业上,如华为的达芬奇,Google TPU 属于这类架构。这类架构需要开发专用的互联存储的架构,并优化矩阵运算阵列,以实现大算力、高带宽、高效率以及低功耗。
但是近存计算的核心需要依赖一个非常大的片上存储,通常需要有100MB 以上。然而随着尺寸的微缩,存储密度的增加要落后于逻辑器件的增加,这意味着SRAM/DRAM的密度增加是趋于饱和的。
因此,未来要想使近存计算的能效以及算力进一步提升,除了存储器本身的进步以外,还需要在集成架构等方面的创新,例如wafer/die-to-wafer bonding,以及3D-IC、BEOL 晶体管和存储器的集成等技术。
与此同时,一系列具有新原理的器件也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产业界和学术界合作的两类产品:用阻变存储器(RRAM)和磁存储器(STT-MRAM)来做近存计算,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性能。
2.2 存内计算
也就是利用存储器来去进行计算。严格地讲,今天演变的有数字和模拟的。
以模拟为例,忆阻器件基于欧姆定理完成一次乘法,基于基尔霍夫定律完成一列累加。因为这样一个架构不需要数据的搬运,所以可以很好地提高能效。这类新器件发展非常快,从早期(2015 年)只有在器件和阵列上的概念的演示,到现在有片上的推理以及训练的芯片,其集成度、算力和能效都在快速地提升,未来也有望支持面向实际应用场景的认知和学习的任务(如图3)。
图3 存算一体的发展趋势
2.3 微电子所在近存计算架构上的进展
刘明院士所在的中科院微电子所团队与国内主要半导体制造商合作,在28和14 nm工艺节点实现了阻变存储器(RRAM)大规模阵列集成,开发了工业标准化高性能嵌入式存储IP,并联合产业界率先实现量产导入。整体平台和国际一流厂商相比,有相当的竞争力。
利用该工艺平台技术,刘明院士团队做了一些存内计算的尝试。首先在电路上做一些工作,来优化、规避这类存储器潜在的问题,最终实现了百万级的规模,能效在100TOPS/W,也可以支持矩阵向量乘法与矩阵转置等一系列操作。
图4 集成电路未来的发展(来源:TSMC,ISSCC 2021)
3 新器件、架构、集成技术的展望
集成电路发展从1958年诞生到今天,已有60 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无论是在底层维度,还是架构、进一步提升集成规模上,都面临着非常多的挑战,但是都一步步地走过来了,所以只要人的创造力还在,集成电路的未来还是非常可期的。
3.1 FinFET的变迁
首先从器件角度看,22 nm时, 英特尔采用了FinFET的器件;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代工产品,到了14 nm才是FinFET器件。FinFET也经历了几代演变,主要是把Fin越做越高,宽度越来越减薄(如图5),以提高它的密度和性能。
图5 器件结构的创新
但是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也遇到了瓶颈:5 nm以下技术节点,较薄Fin很难进行外延,也就意味着载流子的迁移率开始变差,所以器件结构需要进一步地演变。下一步的演进就是把Fin水平地倒下来,就成了Nanosheet结构,有着更高的密度,可以实现更好的栅控能力。
这样的器件结构又遇到了问题,就出来了Forksheet及CFET等不同的结构。这些器件结构都可以更好地利用三维的尺度,向今天的3D NAND来学习。
集成电路在基础器件方面的尺寸的微缩,广义上是为了提高密度。而提高密度的同时,器件的微缩带来了性能的下降,就要通过材料和器件结构的创新来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3.2 类脑计算
从计算架构的角度看,除了传统的冯式架构,还有近存计算和存内计算。如果向生物界学习,生物脑是怎么工作的?生物脑是功能化的网络拓扑,是由稀疏的脉冲的表达,同时它是大规模的并行计算,编码采用时空的信息编码。如果参考生物的脑,类脑芯片应该能够实现什么样的功能?
它应该是分布式的存储,多核心的并行,它的神经元应该是脉冲的神经元,它可以实现高通量的异步的脉冲的路由,稀疏的时空计算。如果有这样的功能,我们就不仅仅实现了存内计算的减少数据搬运,同时由于采用了脉冲驱动的异步计算,可以进一步降低功耗,同时时空关联的编码机制可以降低数据的冗余,实现动态的学习(图6)。
图6 类脑计算
进一步来看,未来如果借鉴于生物脑的结构和信息处理的方式,我们可以进一步降低 AI芯片的功耗,提高智能化。
但是这个领域还处于早期阶段,所以无论是算法、异步电路的设计、芯片的架构、工具链等方面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3.3 Chiplet(芯粒)
在怎么提高规模上,我们现在靠传统的提高密度——当然这条路还在持续,但那种增加SoC芯片面积的路似乎已经遇到了天花板,我们可以采用另外一条路径,就是集成芯片:chiplet-based integration(图7)。
图7 集成芯片/Chiplet(芯粒)技术
通过这种技术,可把复杂的SoC 芯片首先分解成芯粒(chiplet),然后再采用半导体制造的技术,将不同的芯粒集成在一个硅基的interposer 上,以实现更复杂系统的集成和应用。
这种技术的优势是可以突破封装连线的极限;另外,现在一颗复杂的SoC芯片设计的周期是非常漫长的,也可以突破现在光刻的单die 的面积极限,最终可以实现异质的、非标的工艺的集成。
3.3.1 Chipet的历史
最早Chiplet 概念是由Xilinx(注:2022 年被AMD收购)在2011 年提出,Xilinx V72000T 采用4 颗相同的FPGA的颗粒,实现了2.5D集成2层堆叠。到了2016年,英伟达GP100 采用了2种芯粒(GPU+DRAM×4),共5颗die,也实现了2.5D集成2层堆叠。2019年华为昇腾910采用了3种不同的芯粒(AI+DRAM+I/O),共6颗die实现了2.5D集成,也是2 层堆叠。2021年,英特尔Ponte Vecchio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结构,采用6种芯粒(AI+SRAM+DRAM+Base+Bridge), 共有47颗芯粒,实现了3D的形成,是一个真正的3 层的堆叠。
可见,经过10 年的发展,集成芯片已经成为高性能计算芯片的一种关键技术,并且在朝着3D 多层堆叠、更多种类的芯粒、更大集成规模的趋势发展。
3.3.2 我国的部分研究进展
关于之前提到的存内计算,优势是能耗非常低,但也有显而易见的缺点——算力不够。如果借助于集成芯片技术,是否可以维持它的低能效,同时提高它的算力?刘明院士所在的复旦大学的团队研发的芯粒存算一体集成芯片,基于2.5D集成扇出工艺,实现了算力和芯粒数量的同步增长(如图8)。
图8 可扩展的存算一体集成芯片
2023 年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复“集成芯片前沿技术科学基础”重大研究计划立项。这个项目围绕三个科学问题:①芯粒的数学描述和组合优化理论,②大规模芯粒的并行架构和设计自动化,③芯粒尺度的多物理场耦合机制和界面理论。
4 结束语
“什么时候摩尔定律终结?”刘明院士看到过无数的回答,也自问过这个问题该怎么回答。她最喜欢的答案是Mike Mayberry(笔者注:英特尔的首席技术官、实验室总监,原英特尔技术与生产事业部副总裁兼元器件研究总监)的回答:只要人类还有想法,就总能够使摩尔定律持续下去。
尽管我们今天面临了各种巨大挑战,包括底层的器件层面,电路架构层面,以及如何提高规模这种集成度的层面。但随着从底层器件、制造技术、架构以及基于chiplet的集成等不同维度的持续创新,摩尔定律一定能走下去。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个科学定律,只是一个经济观察的规律。
今天晶体管的数量是每个package(封装)里是100B,预计2035 年增加到1T。集成电路数量的大幅提升也必将推动计算进入Zetta 时代(如图9)。
图9 浮点运算次数与存储的路线图
用Robert Noyce(注:Fairchild 和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商用DRAM和微处理器联合发明人)的话来结束这次讲演:不要被历史所拖累。去做一些美妙的事情吧。
(本文来源于《EEPW》2024.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