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为何不让问界用华为的标签
先是在上海车展开幕前一天,抢先发布了2023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配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七大业务板块全面升级,强大火力输出,效果非常震撼,让人对华为车BU团队恐怖的研发实力和极快的迭代效率连连称叹。当然,这也让小鹏汽车在扶摇架构发布会上宣布的“遥遥领先”显得非常有喜感。
接着是上海车展开幕日当天,余总携万众期待的问界M5智驾版闪耀登场,再次献上一场技术硬核、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发布会。从余承东脱口秀现场的激情满满来看,问界换标事件在余总的心中已经翻篇。
借着两场发布会,余承东向任总表态:纵然子午谷奇谋被否,承东也绝对不做造反的魏延!
在上篇文章里,笔者讲了华为汽车业务迫在眼前的惨淡、下场造车的艰难,本文接着谈一谈任总为什么不让问界打上华为的标签。
生态系统大局观
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曾经半开玩笑地评价过跟华为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坚决支持华为造整车,坚决和华为零部件拼到底。”
能够执掌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业务占比最大的中国区十二年之久,陈总对汽车行业的生态系统及其背后的生态位显然有着独到的见解。
相较于汽车生态系统一级供应商生态位占位者的高级经理,创建了中国乃至全球通信领域生态系统的华为掌门人任正非当然有着更高层面的着眼生态系统的大局观。
不仅如此,这个在40多岁经历被国企除名、妻离子散、背着债务200万生死难关的硬汉,在绝境中创立华为,以代理商起家,一路披荆斩棘,把华为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中,见识过各种各样的的风浪,度过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跟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打过交道,这样一位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人物必定是一位对人生、社会、组织、商业生态的运行逻辑了若指掌的管理大师、人性大师,他当然更加深谙中庸之道盛行、推崇和谐共存的中华文化。
在中国的文化氛围里,大家普遍对“既竞争又合作”、“亦友亦敌”的关系比较反感。说到底,在卷到天际的激烈竞争中做合作伙伴,可谓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信,你想一想大洋彼岸是不是这种既要突破下限地竞争又拼命求合作的嘴脸?
尤其是现在,电动汽车行业非常内卷,各大车企掌门人之间明枪暗箭,互相不留薄面。在你死我亡的淘汰赛阶段,以侵略性的姿态亲自下场造车,华为必将自绝于所有车企,搞得连零部件模式都没得做。
就像博世中国区总裁陈玉东说的那样,车企们会坚决跟华为汽车拼到底,坚决不支持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毕竟,商场如战场,支持竞争对手的解决方案就等于给敌人送子弹。何小鹏说的比较含蓄,不可能把智能化解决方案交到第三方手里,性子更直爽、笔者也很欣赏的李想则对媒体人明言:华为车BU就是理想汽车最大的威胁、最大的竞争对手!
但是,刨掉蔚小理这种互联网企业出身、以智能化起家、同时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超乎寻常追求的头部新势力车企,广大传统车企向零部件、解决方案供应商身份的华为敞开了怀抱,比如吉利几何、北汽魔方搭载了鸿蒙座舱,长安阿维塔搭载华为高阶智驾,并计划把座舱升级为原生鸿蒙座舱,问界更不用说了,北汽、江淮、奇瑞也都有意以智选车模式跟华为展开合作。
当然,这些合作的统一前提便是华为不造车!
华为可以做Tier 2的芯片供应商、操作系统供应商、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Tier 0.5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但是,一旦得陇望蜀,想要更进一步做主机厂,原本还能像罗老师那样“交个朋友”的华为,恐怕跟各家车企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都知道甘蔗没有两头甜,凭什么你华为啃中间?占据那么多生态位,势必跟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打打杀杀。要深刻领会东北王张作霖说的那句话: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其实,看一下鸿蒙操作系统的全球份额就足以预见华为下场造车的局面了。鸿蒙已经推出了三年时间,现在它的市场份额仅有2个百分点!已经在手机圈搞到没朋友了,难道还要在汽车圈重蹈覆辙?届时,算力被封锁、现金奶牛被扑杀、坚持不上市导致没多少钱可烧的华为既然不能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拿到何小鹏口中年产销300万辆的入场券,势必会遭到各路车企的围剿式反扑。
这时,发布不造车的决议文件,重申不造车、服务车企造好车的定位,给车企们吃一颗定心丸,在智能电动汽车迈向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变革中慢慢摸索出一种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界限分明、利益与风险共担,才是对华为更为保险的方案。
Inside模式不变
那么,在不造车的情况下,任总为什么还要执意摘掉问界前面的“HUAWEI”标签呢?毕竟,对于问界而言,打上“HUAWEI”的标签,它就有可能稳住基本面,快速站稳高端,为什么就不能给问界这个敲门砖呢?
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根据华为各路高管的宣传,在汽车领域,华为坚持inside模式,参照电脑行业Intel inside和智能手机行业高通inside模式,您可以拿英特尔和高通的芯片及解决方案做宣传,以此标榜高端,但是,Intel和高通二字不会出现在产品的外观标识上面。否则,Inside就成了Outside,问界前面加上“HUAWEI”的标签,就相当于打了上上下下华为各路高管的脸。
不过,这并非最重要的原因。就像任正非说过的那样,面子是给狗吃的,如果真的面临重大战略机遇,务实的高管们可以不要这张老脸。
所以,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品牌从来都是破坏容易建设难,今年第一梯队高阶辅助驾驶进程势必引发一场混战,提前挂牌的华为不能做这样的冒险。
高阶辅助驾驶的风险
虽然入局汽车业务相对有些晚,但任总吃过的盐并不比将自动驾驶斥为“扯淡”的船夫哥少一点,他肯定是敏锐地观察到了,在法律、伦理、社会认识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一旦出了辅助驾驶事故,外露的“HUAWEI”品牌将面临巨大的反噬风险。
2023年是华为、蔚来、小鹏、理想的高阶辅助驾驶争相进城的元年,在价格战、巨额研发成本的压力下,各个车企在高阶辅助驾驶上卖力宣传,邀请各路媒体测评,主要的指标就是在闹市区里面对复杂的交通状态,能做到多少公里零接管。
有媒体测评过小鹏G9、阿维塔11、问界智驾版的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跟小鹏相比,华为高阶智驾显得有些激进,“在变道超车时展现出人类老司机般的类人博弈”,这句话你可以认为是赞美,也可以品位出其中的风险。
激进从来都是和风险相伴的!在大洋的彼岸,特斯拉推出FSD系统后,在一些一镜到底的评测中,也可以做到一个多小时的零接管,但是,跟FSD的惊艳表现相伴出现的是,特斯拉辅助驾驶的事故屡见不鲜,有的事故车主甚至离开了前排的方向盘,躺到了后面!
第一梯队在辅助驾驶上的你追我赶,不止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也可能会把车企推入万劫不复的局面。
一旦出了车祸,出了人命关天的安全事件,车企必然首当其冲地站在舆论暴击的最前线,辅助驾驶系统方案供应商多少会受到一定的牵连,但是毕竟站在第二道防线,不会被喷得那么惨,不让“HUAWEI”标签上车,任正非想要的是避险,给华为品牌切割出一道宽宽的防火线。
写在最后
华为在汽车领域有很多布局,但是最吸引大家眼球的还是它的自动驾驶。鉴于辅助驾驶系统引发的安全事件对品牌的打击尤其残暴,华为作为智能化零部件、系统、软件的增量供应商,在现在的发展阶段没有必要押上自己的品牌直面战场的最前线。
现在,满血复活的大嘴哥要向全世界证明,即便不带HUAWEI的标签,也一样能把问界做成高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