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封锁 国产EDA喜忧参半
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在联邦公报上发布了一项临时最终规定,将4项“新兴和基础技术”加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3项涉及半导体,并包括芯片设计中最上游、最高端的产业EDA。
本文引用地址://www.cazqn.com/article/202209/438780.htm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的文件显示,针对“设计GAAFET架构(全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先进芯片EDA软件工具”的管制将自2022年8月15日起算60天后生效,公众可以在2022年8月15日起算30天内就该项管制的具体实施提交评论意见。而其他三项管制的生效日期则为2022年8月15日。
这4项技术中,最受外界关注的当属EDA软件。EDA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也被行业内称为“芯片之母”。如果有不清楚EDA是什么的,这里小编借用天风国际研报的话说“如果把芯片制造比作建造一座大厦的话,IC设计就是大厦的设计图纸,EDA软件就是这张图纸的设计工具,只不过 EDA 软件比建筑设计软件的复杂度要高出N个数量级。”这就不难看出EDA对于中国芯片设计制造发展的重要性了。
断供EDA对我国芯片产业利弊如何?
目前,全球的EDA软件主要由Cadence、Synopsys、Mentor等三家美国企业垄断。称霸EDA市场的美国三巨头,牢牢占据了全球超过70%的市场份额。Synopsys是EDA三巨头之首。
而国产EDA软件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993年,华大九天发布了国内第一款EDA软件——熊猫ICCAD系统,实现了国产EDA从0到1的突破。目前,华大九天是中国第一大EDA厂商。不过,据其招股书显示,公司目前主要既有模拟电路设计全流程EDA工具系统中,除电路仿真工具支持最先进的5nm量产工艺制程,华大九天整体尚未支持16nm及以下先进工艺制程。
根据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发布的文件,本次管制针对的是“设计GAAFET架构(全栅场效应晶体管)的先进芯片EDA软件工具”,该工具主要用于3nm及以下芯片设计。可以看出这次的EDA限制主要是针对先进制程的芯片设计。目前,拥有该技术的芯片制造商只有三星和台积电。因此,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美国此次出口管制,限制的是3nm以下的EDA工具,从短期来看似乎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有限,但从长期来看会限制中国推进关键的下一代先进制程技术。
话分两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半导体行业受到短期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刺激了中国本土EDA厂商的技术研发和进步。对于依靠自身技术EDA厂商将会获得很大的市场空间,并逐步替代国外EDA厂商在3nm已上的订单。过去国产半导体厂商过于依赖国外EDA公司,在国外三巨头占有统治地位的情况下,会导致国产EDA陷入恶性循环——产品有差距导致客户少,客户少加剧产品差距。这次国产半导体产业可以趁此机会,逐渐摆脱对国外厂商的依赖,形成国内稳定的生态链。
面对断供国内EDA厂商态度如何?
在近年不稳定的环境中,中国企业已经习惯了在逆境中成长,30年前国产厂商能在EDA领域能实现从0到1的飞跃,那么接下来在国家、行业、企业和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必然能争取早日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早日把制程提高到16nm及以下。为此我们采访了部分国产EDA厂商,他们众说纷纭,但都对国内EDA产业未来的发展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这也正是中国半导体发展需要的信念。
芯华章科技首席市场战略官谢仲辉表示:“目前海外巨头的产品其实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工具的相对碎片化,巨头们的许多工具是通过收购得到的,所以在融合度上存在局限;以及传统的EDA工具有着很重的技术包袱,很难适配新的软硬件框架。因此,国内EDA厂商有很多机会打破国际巨头公司的垄断格局。我们认为,中国EDA公司要走出自己的成功道路,有三个关键,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也对应着芯华章“高起点”、“厚积累”、“求创新”的发展战略。”
芯和半导体联合创始人代文亮表示:“国产EDA要抢占市场需要打破用户的使用门槛,增强用户体验。但由于和国际工具直面比较,国产仿真EDA的性能和质量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市场挑战,有利于大浪淘沙,删选出真正具备硬核技术的优秀厂商。因此,兼容性和差异化是国产仿真EDA必须锤炼的竞争优势。”
同时国产EDA厂商也面临着行业的困境,比如人才缺失、市场被巨头挤占以及需要巨大的研发投资等。英诺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琦就在采访中说道:“工业软件的发展道阻且长,阻力来自哪里?人才的缺失。EDA行业需要有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往往需要经过数年的培养才能成为合格的从业者,对于初创企业来说,这里面不单有资金成本,也有时间上的成本。国内头部EDA厂商的研发人员不过四五百人,全国为本土EDA 做研发的人员加起来也远远达不到国外一家EDA大厂的水平,这是实力上的悬殊,也是人才需求的巨大缺口。”
从上述的国产EDA厂商的态度可以看出,虽然说现在全球的EDA软件市场几乎都被巨头瓜分,但随着国内科技企业的不断努力,我们也正在逐渐突破EDA软件的限制,而对于国产半导体企业来说,接纳和应用国产EDA工具是大趋势,用实际行动推进国产EDA工具的进步,不知道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评论